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页 > 综合新闻 >

瞭望 | 浙江溪口正在进行的这场未来乡村实验,

  在求新和守旧中寻找平衡,成为乡村未来社区建设面临的首要任务

  村庄,成为科技、资金聚集,青年、乡贤返乡的新型社群集聚地

  这里的未来,不是推倒一切重来,也不是修旧如旧的追溯,而是如人体细胞一样不断地迭代更新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唐弢

  高科技加持的现代化农业园里,各类蔬果插上互联网“翅膀”销往全国;老旧的村舍变身共享书屋开门迎客,人脸识别进入、一键预约借还,让村民的精神生活方便而快捷;在“健康中心”,数字驾驶舱的大数据和智能穿戴设备实时联动,形成每位村民全生命周期的电子健康档案;创客基地、乡贤小院、文旅场馆落地于此,为乡村带来稳定人流和新鲜血液……

  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溪口镇的“乡村未来社区”,让人们看到了一幅未来版田园牧歌图。

  2022年,浙江省全面启动未来乡村建设。作为先行者,浙江省衢州市因地制宜将未来理念向乡村延伸,于2019年率先提出打造“乡村未来社区”。一年多以来,形成了包括溪口镇在内的一批集镇型、田园型、旅居型等多样化乡村未来社区试点。

2021年10月16日,村民在衢州市龙游县溪口镇乡村未来社区共享食堂用餐? ? 江汉摄/本刊

  求新与守旧

  溪口镇坐落在浙西大竹海之间,素有“一街八巷六码头”之称,群山环抱,竹波荡漾,龙形绵延的“灵山古江”纵深穿越在众山之间。

  2016年底,浙江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溪口镇也开始了旧村改造、治危拆违、治水治污等工作。在求新和守旧中寻找平衡,成为乡村未来社区建设面临的首要任务。

  在社区五公里之外,便是牛角湾矿场,繁盛时矿区有1500多名员工。矿场闭矿后,职工陆续迁走。这个有着60余年历史的职工生活区,配有食堂、礼堂、医院、商店、舞厅、学校等基础设施。历史在这里留下不同年代的印记,正以未来社区的理念被赋予新的使命。近年来,人们看到——

  原本的食堂变为共享食堂,满足政府职工就餐需求,为黄泥山小区80岁以上老人配送餐服务,同时对外开放;原本的电影院成为集文化礼堂、时光影院、会议中心于一体的新建筑,除了政府会议,还可以承办各类面向企业的公共活动以及面向居民的社区活动;原本的职工招待所成为联创公社,不仅作为政府办公室,更以共享办公的理念为新乡贤及返乡青年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与支持。

  新社区还应用了非常多的未来元素,在这里,看书、吃饭、喝咖啡,出入无人超市,刷脸即可畅通无阻;智慧球场设备,可以在居民打球的时候随机抓拍下精彩的进球瞬间,第一时间发朋友圈打卡;走进林荫下的3座白色盒式建筑,便是社区的“邻里盒子”,可以实现无人办事,还能借助智能设备连线工作人员解决纠纷。云端“大脑”,也会引导社区居民和经营户主动参与家园的日常管理。

  “如今,溪口要打造的乡村未来社区,不仅是依山傍水的乡居生活,生态和谐的乡村发展,也是现代版的田园乡村梦,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的人民社区。”溪口镇镇长沃海涛说。

  一抹乡愁

  旧梦乡愁,在留住悠长岁月的同时,一份承载时代的未来场景也被逐渐激活。

  与城市未来社区不同,衢州乡村未来社区的两大综合衡量指标被定为人口净流入量和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率。村庄的概念由此被拓展,成为科技、资金聚集,青年、乡贤返乡的新型社群集聚地。

  近年来,龙游县溪口乡村未来社区立足龙南片区40万亩竹海的生态本底,以乡愁+创业为特色场景,线上线下融合培育“老街+美食”“老街+民艺”,发展乡愁经济。乡愁不仅召回了在外打拼的游子,还吸引了一批乡村创客,组成了乡贤联盟体系,成为乡村未来社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招。

  80后应逸就是这样一位归乡人。他和几个小伙伴聚在一起,以“一盒故乡”为品牌,把乡愁经济经营得风生水起。他们把溪口老街的老邮局改造成乡愁邮局,以线上销售,线下体验的模式,推销龙游发糕、馒头、灌肠、烤饼、笋干等产品,向外打包邮寄“乡愁”。

  为了延伸产业链,“一盒故乡”就地取材,请来能工巧匠加工起竹制品,并通过为本地乡村工匠拍摄纪录短片的方式,留住传统的老手艺。“我们希望用一盒原产地的特色美味,诠释一群人的乡土情怀。”应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