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设计初步2》体验式的教学实践探索

这类课程最初的雏形来自包豪斯的伊顿。他当年开创构成教学时,就是要启发设计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平面和空间的构成能力。所以课程中重点锻炼的是视觉设计的基本法则,培养善于识别色彩的眼睛,促使学生对问题思考的能力提升,并形成练习和研究式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但目前,我们所认识的“三大构成”,特别是经过日本研究发展之后传到中国的“色彩构成” ,被理解成细致地填满色格,僵化耗费时间的手工劳作。这种现象导致关于色彩的想象能力被细密的手工制作所取代。

因此,<设计初步2>体验式的教学实践探索就显得很有必要,将具有实践意义的工作室方式放在教学的后期作为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对现有专业的弊端进行调整,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教学实践探索

《设计初步2》体验式的教学实践探索教学过程研究围绕注重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展开。

教学的重心应当是色彩,在色彩教学中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塑造方式的不同、物质材料的不同就会带来色彩表现的不同。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色彩的认知度越高、审美能力越高,对自身的创造能力要求便更高,应该提升教学目标,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角色。学生在项目操作中,充分利用多种色彩材料的不同的表现力这特性自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探讨色彩的各种属性与组合方式。丰富教学手段,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且鼓励支持学生各抒己见,到大自然中找灵感。象自然界的色彩千变万化,单一的色相,从明到暗的变化,也会有二百种以上的色彩变化。训练敏锐的色彩感觉。

一:从多个学科去研究色彩。

物理学家研究色光的混合,光谱的元素以及光线的频率和波长;化学家研究染色剂和颜料的分子结构; 生理学家研究光与色对人的视觉器官的各种作用; 心理学家感兴趣的是色彩辐射对人类大脑和精神的影响。艺术家则从视觉上和情感上去研究色彩,也就是美学角度,揭示对人的眼和脑起媒介作用的色彩实体和色彩效果之间的关系。

一:从多个材料去研究色彩

把技法、材质的作用置放在课堂讲授中而给予高度的重视。色彩教学不可避免地要运用相应的媒介(如油画、水粉、水彩、丙烯等)表现出来。不同材质的颜料通过不同的方式停留在画面上,就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同一种颜料,由于厚薄的不同、肌理的不同、用笔方式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对所选用的工具与材料的性能、特点和表现技法作有目的的训练。首先就需要在材料上对其进行了解。正是由于材料的不同,也就带来了制作程序步骤与用笔方式的不同。我们要从中找出特点和优点,克服材料的局限与弱点,因为它们对色彩的表现和画面的塑造太有作用了。对所选择的工具、材料运用的熟练程度,也直接制约着学生对色彩感受的传达能力。用笔与画面制作也是色彩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同的画法对画面最终的视觉效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有薄涂多水的画法,有将色彩堆得很厚实,就可以取得近似油画的坚实、肯定的形体效果。在此前提下,利用一些特殊的技法,如海绵、刮刀、树枝、排笔、毛笔以及手擦等各种方式来为实践,由于这些技法在运用上的不同,所得到的色彩效果也就有很大的差异。

三:从大师作品分析研究色彩

要着重表现色彩构成关系带来的心理感受,同时每一个作业都要有文字的分析说明,把画面的色彩关系清楚地表述出来。这样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其直接描绘对色彩的感受而突破形的约束,在锻炼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拉近了观者和作者的距离,使观者更容易读懂抽象的主观色彩,这样可以为学生将来从事设计工作中向别人清楚表达设计理念做很好的锻炼。

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横向分析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拓展自己的设计思路,通过自我分析解说让学生理清设计思路,培养他们在将来的学习中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理性分析的能力。使得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紧密联系,学生在学习构成之后,经过分析评价作品,和与同学的交流,老师的引导,知道了自己在那些方面占据优势,那些占据劣势,明确了自己的学习方向,通过优秀作品的学习,懂得构成基础课程在设计中的运用,即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对以后的专业设计方向有个明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