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类专业解析
一、专业解读
1.学科介绍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它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医学。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基本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之后历代均有创新发展。除此之外,中医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流传于朝鲜、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现代中医流传于世界各地。中医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护佑了中华文明的延续。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中医与西医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后产生了新的学科,促进了中西医学的共同进步,为世界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医学以古代的哲学思想如气一元论、阴阳、五行等学说为基础,将天、地、人三才统一起来,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查方法搜集病理资料并进行综合辨析,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正骨、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从而康复。
当前,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医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产生了新的学科。
2.中医学类主要包括的专业
中医学专业大类下包含四个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本、专科教育专业以一级学科分类,硕士研究生教育以二级学科分类,部分高校招生时招收特色班、本硕连读或5+3学生。现将本、专科中医相关类专业作以下具体介绍。
中医学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中医医疗以及预防、保健、康复工作的毕业生,并为他们将来从事中医教育、科研、对外交流、文化传播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要求毕业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精神;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主干学科:中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医古文、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中医学(特色班、本硕连读、5+3)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医基础理论扎实,中医经典功底深厚,中医思维牢固,具有较强的传承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临床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掌握必要的现代医疗技术,达到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双重要求,能够独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拔尖创新人才。
学制:八年。分为五年本科培养和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生培养两个阶段,实行导师制,考核合格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中医硕士专业学位、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主干学科:中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本科阶段,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温病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硕士研究生阶段,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医临床基础研究,中医内、外、妇、儿、五官科学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内、外、妇、儿、五官科学研究进展、经方临床应用研究。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学位、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针灸推拿学
培养目标:培养热爱中医事业,有比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比较深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较强学习和实践能力,系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具备扎实的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诊断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急重症的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针灸推拿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