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在提高方剂学课堂效率中的研究与实践
方剂学是中医药类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是联系中医基础与临床各科的纽带与桥梁。方剂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一定数量方剂的讲授,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与配伍法则,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方剂的能力以及临证组方能力,并为学习临床课程奠定方剂学基础。但由于方剂学知识点多,内容繁杂,需要理解,更需要记忆,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传统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单向灌输,学生的需求因没有被关注而陷入被动学习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并达到教学目标,是方剂学教学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作为方剂学教师,我们在寻找合理有效的授课模式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发现通过加强师生课堂互动,会使得学生在兴趣、知识、思考、情感等各方面“活起来”“动起来”,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共同参与、相互促进,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1 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1]。这种方法主题明确,条理清楚,探讨深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审美大师朱光潜指出:“人生来好动,好发展,好创造。能动,能发展,能创造,便是顺从自然,便能享受快乐;不动,不发展,不创造,便是摧残生机,便不免感觉烦恼。”瑞士心理学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的发展实际上就是练习、经验、对环境的作用等意义上的大量活动的产物。这些学者对教育教学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动”字也是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最大的差异。
2 开展方剂学互动式教学的模式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开展互动式教学实践,主要采用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期待和学习热情;加强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及提供学习资源、案例教学等形式。具体如下。
2.1 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和学习热情
高效学习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就是拥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使学生形成学习期待和学习热情是教师进行教学引导的一个重要环节。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形成“期待”,这种期待使得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并且为学习提供动力。积极的动力要有方向,高涨的情绪要有依托,学生只有在明确了学习目标之后才有可能主动朝着目标“奔跑”。学习目标如果只是藏在教师的心里,学生就只能跟着教师被动地亦步亦趋。如设置一些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启发下,学生会相互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可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例如在讲授肾气丸时,可以设置几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如肾阳虚有哪些证型、各有什么表现?肾气丸是用来治疗肾阳气不足的,为什么大量使用补肾阴的药物而少量使用温阳药物?肾精和肾气有什么关系?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明确了肾气丸的学习目标是肾气丸的主治证、功用以及方中少量桂附配伍大量补阴药物的机理及制方思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和学习热情。
2.2 加强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
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思维加工,经过思考获得的知识更容易达到深入理解的状态。学习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中,教师可通过提问驱动学生学习;学习后,教师可通过提问检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只有了解学生学习状态,才能实时、动态地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难度[2]。如比较理中丸、四君子汤、黄土汤、归脾汤等的区别时,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如:这几首方剂各属于哪一章?四首方剂主治证都和脾虚有关,但主治证有何不同?除四君子汤外,三方都可以用来治疗崩漏下血,如何进行正确选择?四首方剂在组成和配伍方面各有什么特点?面对这些问题,学生需要主动地回忆、联想、对比概括,教师的提问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问是为了有效地促进教学。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平时的经验对提问与教学的关联进行判断,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提问的有效性,真正激发学生思考。避免为了提问而提问或所提问题学生不知所措或不为所动。另外,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全体学生思考。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眼神及表情,并给予进一步的启发;或者仔细倾听学生的答案,从中进行概括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