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页 > 综合新闻 >

怪病治痰!一张方子,化痰+理气,治好“鬼上身

原因,很容易找到。那我们就化痰、疏肝、理气,把身体这个“扣子”打开,不就行了吗?

怎么了呢?一开始,是神情恍惚,目光呆滞,别人问她什么,她没反应。

我们再来看医案里用的方子,就是半夏厚朴汤加上郁金、远志、石菖蒲各15克,琥珀6克。总体看,就是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郁金、石菖蒲、远志和琥珀这九味药。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等把痰涎吐出来了,这个人也就安生了。

它充分体现出一句话,这就是所谓“怪病先治痰”。

人啊,就是这样。你越是肝郁气滞,越容易钻牛角尖。所以,当她偶尔回忆起和邻家的不愉快时,就彻底受不了了,肝郁气滞愈加明显,最终痰浊闭阻心神,形成了大叫呼喊、倒地不醒、神志不清等现象。痰浊阻于气道,患者气机不畅,所以面青目突。表面看,似乎是“鬼上身”了,但实际上,就是痰浊闭阻导致的精神发作。

家里人吓坏了,觉得这是不是“鬼上身”了?呼喊之下,患者勉强苏醒。苏醒以后,她两只手不停地锤打胸部,抓挠喉部。大喊:“我的胸上不来气了!我喉咙被人掐住了!”

在说明之前的情况后,医家仔细诊察,发现患者舌苔白腻,脉象弦滑。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

可能是这种心态持续时间太久了,近些年来,此人常常感觉胸闷、气短、痰多,喜欢叹气,抑郁寡欢。

家里人一开始还以为是困倦所致。没想到,紧接着,此人忽然啊呀一声大叫,脸色骤然发青,双目向前突出,张开嘴巴,伸出舌头,快速大喘气,喉咙里痰声漉漉。

结果如何?患者只用了一剂药,入夜以后如神鬼上身一般的现象,就不见了。接着,原方稍作化裁,再用7剂,患者胸闷、痰多、喉咙堵塞之感完全消失。

结果,有这么一天,她忽然就想起了自己和邻居在好多年以前,发生的一次不愉快。

所以说,这就是利用半夏厚朴汤理气化痰,来治疗郁证的一个案例。怪病治痰,在这里可见一斑。

这里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还是细致地给你分析一下。

故事是这样的。

所以说,心境平和,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是避免怪病丛生的镇邪之宝。这个话,平时说,你觉得没啥意思。但是你若多读医案,多学习中医的病因病机学知识,就知道它的确是金玉良言啊。

肝郁则气滞,气滞则痰凝。所以患者到后来啊,就痰多、胸闷、气短、总唉声叹气。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第二个,就是劝你一句话——别生气。无论什么时候,要想开。

我说这个,什么意思呢?

什么意思呢?中医认为,痰这个东西,太狡猾了,可以引起各种各样奇怪的病症。后来,大家找到规律了,凡是一些摸不着头绪,看起来不明所以的病,就尝试先从治痰入手。

后来,他们找到了一位医家。

这是刊载于1992年《陕西中医》上的一则验案。

这样子没过几分钟,她忽然就晕倒了,不省人事。

半夏厚朴汤,这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头记载的配伍。它是中医人必须知道的经方。其基本组成就是半夏12克,厚朴9克,茯苓12克,生姜15克,苏叶6克,我记得我昨天刚刚给大家说过。

其实,与之类似的案例,我还见过不少。患者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的是精神恍惚,所答非所问。有但是妄想多疑,总觉得身边有人要害他,在恐吓他。还有的是痴笑不已。但是无论怎么样,患者都有一个基本特点,都是苔白腻或黄腻,脉象弦滑,舌体胖大。而在治疗的时候,不是半夏厚朴汤,就是导痰汤之类。这类验案,这些年我见过不少,也亲身经历了不少。

中国人总说,气大伤身。气大怎么就伤身呢?上文医案里的故事,就生动地告诉我们了。你生气、苦闷、抑郁,日久必然肝郁气滞。肝郁气滞,则痰湿内生。痰在体内,无处不到,变化多端,指不定生出啥病来,所以说气大伤身啊。当然,这只是表现形式的一种而已。

你看这个患者,发病之前,就是易怒、善郁之人。这个从中医角度来看,属于啥啊?是不是肝郁?这不用我多说了吧?

按说,好几年前的事儿,对方早就忘了,而且两家早就言归于好。可是此患想起来,依然心中激动不已,紧接着就觉得不平、痛苦、冤屈。结果,当天晚上,这人就出现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