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写的《伤寒杂病论》!看医圣张仲景与长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汉族
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人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
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南阳五圣之一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
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
《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创造了很多剂型
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
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
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老长沙”应该都还记得
约50年前
在今蔡锷北路省中医附二院院内
有一处香火不断的“医圣祠”
学中医的都知道
“医圣”
汉末著名医学家张仲景
此公河南南阳郡人氏
何以立祠于千里之外的长沙?
又此祠如何历千年战乱而不毁?
这便引出了一段医界的千年佳话
东汉末年,群雄混战,民不聊生,又遭瘟疫流行,天下百姓,十室九空。少年张仲景立志习医拯民,拜同郡族人张伯祖为师,苦研《内经》、《难经》、《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渐成一代博学名医。因才学超群,又受朝廷委任为长沙太守,遂举家南迁至湘水边上的长沙城。据传,其太守府旧址即后来的“医圣祠”处。
开“坐堂医生”之先河
“汉时长沙大疫,治法杂出,太守张仲景作《伤寒论》《金匮方》行世,全活无数。”这是《长沙府志》的记载。
近两千年前的长沙,自是小小一片城廓。当年的太守府,应是长沙古城的郊野地。张仲景做着太守,要处理纷杂政务和诸多民间琐事。
政务之余,他仍操医人活命之业。每每堂上办公,逢城内城外慕名来府求医的或贫或富的百姓,他便暂搁政务,移脉枕于堂中案几上,为病人细细切脉,细细处方。张仲景太守府堂行医的典故,便是后世医家“坐堂”一词的来由。
在政务、行医之余,张仲景又呕心沥血,广泛收集汉以前的有效方剂,著《伤寒杂病论》一书,倡“六经”分证和辩证论治原则;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立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伤寒杂病论》被推为“众方之祖”,集两千年前中国医学之大成,其学说至今仍为中医界奉为“经典”。后人多次编纂这本医著,并把杂病部分析出,改名《金匮要略》。
张仲景的医学理论对中国医药的发展影响深远,历代医家多服膺其书,笺疏、阐述著作者多达数十种,其中对《伤寒杂病论》的注疏,近代吴考磐的百家注收录有420多种。
泽被后世的《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所处的东汉末年还没发明印刷术,因此他在长沙撰写的《伤寒杂病论》,只能靠传抄,流传不广,且传抄过程错讹不少,加之一千多年的朝代更迭与兵火战乱,著作散失不全。此书得以保存下来,首先是由于西晋太医令王叔和的搜集整理,但他仅整理了其中10卷,共16卷的原书不复见。
宋以后的医家多称张仲景为“张长沙”“长沙公”,称其药方为“长沙方”,还有《长沙方歌括》一书,被历代医家推崇。
正是因为张仲景在医学上的杰出贡献,后世的长沙人千百年来一直立祠供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