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页 > 综合新闻 >

古代的用药剂量为什么与现在不同?

经方对于中医药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历代中医都是在熟读经方的基础上成为名医的。近年来,经典名方的研究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对经方的研究。研究经典名方需要做很多工作,如中药来源的考证、炮制方法的考证、处方剂量的考证、煎煮方法和煎煮次数、加水量等,其中剂量的考证尤为重要。那么汉朝的用药剂量为什么比现在大?这不单单是度量衡不同的问题,与中药的炮制与称量先后也有关。


经方剂量考证

经方剂量的考证是无数度量衡专家和方剂学专家都为之不懈努力的研究课题,现列举三个重要研究结果:1957年由吴承洛出版的《中国度量衡史》,考证为:东汉一两=13.92克。之后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伤寒专家柯雪帆考证:1两=15.625克,较一两=一钱(3克)合理。20世纪80年代,已经纳入方剂学。第三个是考古专家丘光明考证为:1两=13.75克。目前经典名方研究多遵1两=13.75克的结果,四舍五入后成为13.8克。如此计算麻黄汤中的麻黄是三两,那么应该是41.25克。而一般的方剂学则在括号里标注为6克。现今药典的用量是2~10克(药典用量都是1日用量)。有认为古之煎药为一煎,然后又分三服,量就不大了。然而当今方剂用量一剂也是一日量,以前分两服,现在也多为三服。再说一煎肯定不能完全煎出药物成分,两煎都未必可以。以一煎和分三服来解释东汉方剂用量并不大,似乎说服力不够。那么东汉的方剂用量到底如何?《伤寒论》的用量为什么这么大?我们必须从中药的用法和炮制方面去理解。

被忽视的“先称量后炮制”问题

汉代几乎所有的方剂都是先称量后炮制,显然这个用量是大打折扣的。这是好多学者都忽略的重要问题。文献考证,唐代以后用药才是先炮制后称量的。

古文献求证

《伤寒论》处方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