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页 > 综合新闻 >

南大郭治彬教授在萍乡医院讲课图文——更适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郭治彬教授应邀前往萍乡医院讲课,讲课题目:更适合中国人群的调脂药物,讲课图文如下。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指出,心血管疾病死亡是中国城乡居民死亡最主要的原因。用IMPACT Model来分析从1984到1999年北京冠心病死亡率变化发现,中国北京人群冠心病死亡率上升:胆固醇升高影响最大。

国内外研究发现,LDL-C是ASCVD的核心致病因素,LDL-C与ASCVD风险线性相关,LDL-C降低幅度越大,ASCVD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程度越大,降胆固醇临床获益取决于LDL-C降幅与措施无关(1.Robinson JG, et al. J Am CollCardiol. 2016 Dec 6;68(22):2412-2421, AL, et al. EurHeart J. 2016 Oct 14;37(39):2999-3058)。

2016 JACC荟萃分析发现:LDL-C每降低1 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23%(RR=0.77;95%CI ;P<0.001)(robinson>

由杨文英教授等牵头从全国152个城市和112个县纳入46239例年龄≥20岁受试者,调查我国一般成年人群的血脂和脂蛋白水平的中国糖尿病代谢紊乱研究发现,近80%中国人群LDL-C水平小于130mg/dL,平均LDL-C水平为103mg/dl, 中效他汀确保绝大多数中国患者达标(Yang W, et al. Circulation 2012;125(18):2212-2221.)。

中欧合作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共入组25673例闭塞性动脉疾病(存在心梗、脑血管病、外周动脉疾病或糖尿病合并以上疾病或其他症状性冠心病病史)的患者,中国10 932例,欧洲1 4741例。在随机化前,这些患者都先接受了辛伐他汀40 mg/d治疗,4周后若血脂未达标可联合依折麦布10mg/d,在此基础上随机分为缓释烟酸制剂/拉罗皮兰或安慰剂组,平均随访3.9年。该研究结果发现他汀的副作用:中国患者疾病、ALT升高是欧洲患者的10倍(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3) 34, 1279–1291

)。(2014年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建议.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 42(8): 633-636.)

基于安全性考虑,越来越多指南不支持亚洲患者接受大剂量他汀治疗( Jacobson TA, et al. J ClinLipidol. 2015 Mar-Apr;9(2):129-69;J Am CollCardiol. 2016 Jul 5;68(1):;9(2):129-69),亚裔不适用于大剂量他汀他汀治疗!在中国人群中,最大允许使用剂量他汀的获益递增及安全性尚未能确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44(5) : 382-400;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44(10):833-853)中国血脂异常患者起始宜应用中等强度他汀

(中国循环杂志2016 . 31 (10 ):937-953,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CN-26681 Expiration Date: 2021-3-27)

不同强度的降胆固醇药物分类:

(1)高强度他汀(每日剂量他汀可降低50%以上):阿托伐他汀40—80mg,瑞舒伐他汀20mg。

(2)中等强度他汀(每日剂量他汀可降低25—50%):阿托伐他汀10—20mg,瑞舒伐他汀5—10mg,匹伐他汀2—4mg, 辛伐他汀20—40mg,血脂康1.2 g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专家修订联合委员会,Chin J Cardiol,Oct2016,Vol.44 N.10;833-853)

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培育出一种能稳定产生他汀类物质的红曲,命名

为特制红曲,这就是血脂康。血脂康含有多种调节血脂的有效成分,其调脂作用机制如下:

(1)血脂康有效成分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及甘油三酯(TG)合成,

(2)血脂康含有13种天然他汀及其同系物可以降胆固醇,

(3)血脂康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增加抗氧化酶活性,降胆固醇,TG,

(4)血脂康含有黄酮类物质可提高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协同降脂,

(5)血脂康含有麦角甾醇可增加机体免疫力、抗炎,

(1、张茂良,段震文,谢申猛.血脂康有效成分研究[J]. 中国新药杂志,1998 , 7: 213-214,2.Chen CH, UangYS, Wang ST, et al. Evid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Med. 2012;2012:. doi: 10.1155/2012/.3.Chen CH, Yang JC, UangYS, et al. IntJ Pharm. 2013 ,444(1-2):18-24. DOI: 1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