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值钱的时代已经到来
刚刚过去的“信用日”,支付宝发起了一组街头实验:无人看管的货柜,按需借用,凭自觉归还。郑州、上海、成都、东莞等地24小时的统计结果令人意外:四个地方按时归还率全部超过了95%。要知道,四年前杭州和北京类似的街头实验,两地综合守信率只在62%左右。
同样内容的街头实验,4 年后守信率大幅提升,一细想其实又不那么意外。说明在这刚刚过去的四年当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或正面或反面地促进了人们更加意识到信用的可贵。
虽然崇尚守诺、诚信是国人骨子里的基因之一。但是我们说诚信说了太久,制约的范式却一直不多。很容易让老实人吃亏,不守规则的人占便宜。因而,诚信可以说,应该说,但不能替代做。尤其是对于不诚信的人或者商家,倘若仅把诚信置于道德的层面,没有制度化和法治化的行动,最终会让劣币驱逐良币,真正缺失的是整个社会体制层面的诚信。多年存在的痛点能够被攻克,视诚信为无物的个人或者商家的死穴被点,科技平台无疑居功至伟,目前其中的诸如支付宝等头部平台免押金规模已经覆盖几十个行业,累计过千亿元。
应当说,之前的商家与客户,并非未曾考虑到这一层,互相提防仍然难免各种麻烦,主要还是此前未有外部第三方科技或数据平台可以借力。仍以支付宝为例,其起家就是因为其担保交易解决了电子商务最根本的问题:信任。让国人开始接受两个陌生人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交易,从而开启了电子商务的狂飙突进。类似这种平台越多,我们对于信用的维护就更自觉,信用带来的财富就更多,不守信受到的掣肘也就越多。简而言之,数字科技以诚信的方式倡导诚信,才会有真实普遍的社会诚信,这是一种个人与社会气质上的改变。
更为要紧的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结合,除了提升信息的丰富度和利用效率,还使得信用盲区不断缩小,从而加速推进普惠金融的实现。要知道普惠金融的受众面极为庞大,包括小企业、微企业、个体户、中低收入城镇人口以及三农人群等,加起来约有7.5亿人口,但这些人群的信用记录,之前却一直是缺失的,哪怕其中的当事人希望自己的良好信用记录能够被第三方收录,也鲜有机构有人力与财力可以覆盖这项工作,直到支付宝等科技平台的出现。毕竟,普惠金融产品一般授信额度很小,利率又没法定得太高。只有靠科技的力量,才有可能同时触达并服务到如此庞大的人群,并可以细化到给不同人群匹配不同价格。
不想欠人情债的城市白领,急用钱时,不再需要耗时准备一堆纸质资料来预约银行柜台时间来进件,走完流程再等结果。而是直接扫描二维码,立马出额度,用VR真人识别激活后当天可用。类似难以置信的改变,是数字科技出场十余年后,积累出的全新的解决方案。凭借以往传统的静态、事后的信用数据,难以想象。目前各大科技平台正在乘胜追击,朝以传统的“熟人”信用文化为主导的农村信用环境拓展,农村信用体系由于地域分布更广,信息采集成本更高,农民及其专业合作社在信贷市场中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较城市小微企业更为突出。
马云说过,中国不缺金融机构,但是缺乏一个让信用等于财富的信用体系,让信用可以带来财富。从过去15 年的社会相关进步来看,支付宝等数字科技平台助推了这一点,它们让中国的信用体系触及到了广泛社会个体这一最微小的“颗粒”,凭借信用可以走天下的“信用自信”与信用机制逐步形成。诚信值钱的时代已经到来。